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 异物长期在胃里会怎么样

医生回答(1)

冯平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异物长期滞留胃部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胃穿孔、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会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1.胃炎
异物长期存在于胃部时,机械摩擦会导致胃黏膜损伤,炎症因子刺激可引起局部炎症。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
2.胃溃疡
当异物长时间滞留于胃内时,可能会对胃壁造成持续性的机械性损伤,导致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此外,异物还可能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进一步损害胃黏膜。患者可能出现餐后疼痛、嗳气、反酸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处理,溃疡可能扩大并加深,甚至发生出血或穿孔。
3.胃穿孔
由于异物长期存在胃中,反复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进而增加胃穿孔的风险。胃穿孔会导致胃内容物流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出现剧烈腹痛、发热、感染性休克等症状。
4.急性腹膜炎
当异物刺破胃肠管壁时,胃肠内容物流出至腹腔,这些物质包括食物残渣、细菌以及胃液等,它们会刺激腹膜,引发急性腹膜炎。典型表现为突发性脐周或上腹部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重症可导致脓毒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并发症。
5.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如果异物是金属制品,长期接触胃酸会发生腐蚀作用,释放出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被机体吸收后会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征。该疾病通常起病急骤,伴随高热、低血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现象,需紧急处理以防止生命危险。
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胃部异常情况,如有异物感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4-01-11 06: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枸橼酸铋钾胶囊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红斑渗出性胃炎、糜烂性胃炎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本品适用于对哌拉西林耐药,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的产b-内酰胺酶的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 1.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拟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卵形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或普通拟杆菌)所致的阑尾炎(伴发穿孔或脓肿)和腹膜炎。 2.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非复杂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蜂窝织炎、皮肤脓肿、缺血性或糖尿病性足部感染。 3.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所致的产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性疾病。 4.由耐哌拉西林、产β-内酰胺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