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外伤性斜视> 外伤性斜视的常见原因

精选回答(1)

牛勇毅 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早期白内障、眼外伤、眼球穿通伤、晶状体挫伤、眼眶外伤、视神经外伤、眼球破裂、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视网膜裂孔、黄斑裂孔、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阻塞、晶状体脱位、晶状体先天异常、角膜病、角膜炎、老花眼、复视、干眼、眼肌麻痹

提问

外伤性斜视的原因可能包括外伤导致神经损伤、外伤后眼眶骨折、外伤后眼内出血、外伤后眼肌麻痹以及外伤后脑震荡。由于外伤性斜视可能伴有视力障碍,应尽快就医以评估和治疗。
1.外伤导致神经损伤
外伤可能导致眼外肌、交感神经节、三叉神经等部位的神经损伤,进而影响眼球运动和对称性的调节。针对神经损伤,可采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
2.外伤后眼眶骨折
外伤引起的眼眶骨折可能会压迫眼球或眼外肌,导致斜视的发生。对于眼眶骨折,一般需要手术矫正,例如眼眶修复术。
3.外伤后眼内出血
外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会导致眼内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积聚在眼内压迫眼球,从而出现斜视的症状。如果确诊为眼内出血,可通过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来清除血肿。
4.外伤后眼肌麻痹
外伤导致支配眼肌的神经受损,使眼肌失去正常收缩功能而发生斜视。眼肌麻痹通常需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剂,如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
5.外伤后脑震荡
外伤后脑震荡可能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双眼协调障碍,出现斜视的现象。脑震荡以休息为主,必要时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等止痛药缓解不适。
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斜视程度的变化。建议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视野检查以及斜视角测量,以评估病情进展并指导后续治疗。

2024-04-11 12:42

举报

医生回答(1)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外伤性斜视的原因可能包括外伤导致神经损伤、外伤后眼眶骨折、外伤后眼内出血、外伤后眼肌麻痹以及外伤后脑震荡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引发斜视。由于外伤性斜视可能伴有视力问题或其他并发症,建议立即寻求眼科医生或神经外科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1.外伤导致神经损伤
外伤可能导致眼外肌、交感神经节、三叉神经等部位的神经损伤,进而影响眼球运动和对称性的调节。针对神经损伤可以考虑使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
2.外伤后眼眶骨折
外伤引起的眼眶骨折可能会压迫眼球或眼外肌,导致斜视的发生。对于眼眶骨折引起的斜视,通常需要手术矫正,例如眼眶修复术。
3.外伤后眼内出血
外伤导致的眼内出血可能会影响黄斑区的功能,从而出现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等症状。如果确诊为眼内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激光光凝术来封闭新生血管,防止继续出血并促进已积血的吸收。
4.外伤后眼肌麻痹
外伤后眼肌麻痹是由于外伤导致支配眼肌的神经受损或中断所致,使眼肌失去正常收缩功能而发生偏斜。对于眼肌麻痹,可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剂进行治疗,如谷维素片、甲钴胺片等。
5.外伤后脑震荡
外伤后脑震荡会导致大脑功能暂时紊乱,包括眼部肌肉控制失调,从而引起斜视。脑震荡的治疗主要是休息和观察,必要时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等止痛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斜视。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用眼,减少视觉疲劳。

2023-12-31 03: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