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皮肤治疗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皮肤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皮肤治疗

补充说明: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皮肤治疗

a******W 2021-08-08 19:49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 巩膜炎 非典型分枝杆菌 利福平 链霉素 异烟肼 皮肤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郝雨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皮肤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非典型分枝杆菌是一种环境分枝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皮肤、黏膜、淋巴结等部位。

1、药物治疗

对于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阿米卡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利福平为广谱抗生素,对非典型分枝杆菌的作用较强,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且还可以杀灭细菌,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异烟肼可以通过抑制细菌RNA的合成,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而乙胺丁醇对非典型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阿米卡星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非典型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2、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皮肤出现脓肿,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开引流,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此外,还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避免挠抓患处,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的情况。另外,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2021-08-09 14: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