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耳鼻喉科> 耳气压伤> 耳气压伤的常见原因

医生回答(1)

吴庆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耳气压伤多是由于外耳道异物、鼓膜损伤、气压迅速变化、飞行高度骤降或潜水深度不当导致的,这些因素会导致耳内压力失衡,从而引起不适症状。患者应避免用手挖耳朵,以免加重损伤。对于鼓膜损伤,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对于气压伤,可通过嚼口香糖或做吞咽动作来平衡耳内外压力差。

1.外耳道异物
外耳道异物如豆类、纽扣电池等会导致耳道堵塞,影响声音传导和压力平衡,从而引起耳痛。及时取出异物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例如使用镊子轻轻夹取小型异物,对于较大异物则需就医处理。
2.鼓膜损伤
当外界大气压急剧下降时,未受过训练的人如果做擤鼻涕、吞咽动作或张口呼吸,则可使耳内外的压力失去平衡而发生鼓膜破裂。轻微的鼓膜穿孔通常会在数周内自行愈合,无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入水以防感染,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软膏涂抹。
3.气压迅速变化
气压迅速变化可能导致耳道内气体膨胀或收缩,产生不适感并可能造成疼痛。通过咀嚼口香糖或进行咽喉部肌肉运动可以帮助调节耳腔压力,减轻不适。
4.飞行高度骤降
飞行高度骤降导致外部气压快速降低,超过鼓室所能承受的程度,进而导致耳痛。佩戴耳塞或使用飞机提供的充气装置可以减少耳痛的发生。
5.潜水深度不当
潜水过程中,随着深度增加,水下压力逐渐增大,若未做好准备或调整不当,可能导致耳痛。建议初次潜水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控制好潜水深度和时间,以减少耳痛风险。
针对耳气压伤,建议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以及耳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预防相关问题。同时注意在高海拔地区活动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罩或减少急速上升速度。

2024-01-23 07: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