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急性中毒首发症状
补充说明:小儿急性中毒首发症状
a******W 2021-08-11 17: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急性中毒的首发症状包括呕吐、头痛、眩晕、昏迷和瞳孔散大,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应立即就医。
1.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经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小儿急性中毒时,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和呕吐。呕吐通常发生在上腹部,但也可能涉及整个消化道。
2.头痛
急性中毒后,毒物会损伤脑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从而产生头痛的症状。头痛一般集中在头部顶部或两侧,有时可放射至颈部。
3.眩晕
眩晕是由于内耳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或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而急性中毒会导致血液循环加速或减慢,进而影响到前庭系统的正常工作。眩晕感常常出现在头颈活动尤其是转头时,持续时间不一。
4.昏迷
当毒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会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神经冲动传导受阻,导致意识丧失进入昏迷状态。昏迷通常发生于颅内,严重时可伴随呼吸困难甚至停止。
5.瞳孔散大
瞳孔散大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外伤、药物副作用、高热等。某些急性中毒也会导致瞳孔散大,因为这些物质可以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造成瞳孔括约肌收缩功能减弱。瞳孔散大的位置位于眼睛内部,通常表示为双侧瞳孔大小不一致。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生化检测以评估肝肾功能,以及尿液分析和毒物筛查。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洗胃、促进毒物排出、维持生命支持和针对特定毒物的解毒剂使用。在处理急性中毒时,应避免进一步摄入可疑物质,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安全有效的医疗干预。
2024-04-04 04:3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各种形式和剂量作用于人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生物学反应和病理变化,导致机体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包括化学品、药物、植物和气体等。毒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后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表现,组织代谢和器官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病孩死亡或终身残疾。因摄入毒物而产生的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症状称为中毒。摄入毒物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中毒表现者称为急性中毒。凡能引起中毒的物质均被视为毒物。毒物的范围很广。一些毒物对人体有剧烈毒性,如氰化物、有机磷等。另一些毒物则在一定条件下才具备毒性,如食物、药物、维生素、氧等。这些毒物在平时不具备毒物特性,而在过量应用或与其他物质作用后才产生毒性。急性中毒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儿童以食入中毒最多见,年龄多见于1~5岁。由于年幼儿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不足,对某些毒物和药物的危害缺乏认识,因此中毒发生率在此年龄组较高。文献报道中,年龄小于5岁的中毒群体虽发病率较高,但大多属于无意中毒,其摄入的中毒物质剂量不大、毒物种类单一,其病死率低于青少年患者,而青少年患者有相当部分在存在精神抑郁或心理障碍情况下自伤性服毒,其服毒剂量通常较大,病死率相对较高。小儿发生中毒后被送至医院时,经常会遇到病孩家长不能准确提供毒物种类及毒物摄入量的病史,以致无针对的解毒措施,可在短时间内导致病孩死亡。因此,在遇到急性中毒时,家长应尽可能提供毒物;另外即使对于可疑中毒者,亦应及早给予治疗处理,争取抢救时间,避免中毒进一步加重,降低和减少病死率及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