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肌缺血> 如何诊断心肌缺血

如何诊断心肌缺血

发病时间:不清楚

如何诊断心肌缺血

补充说明:如何诊断心肌缺血

a******W 2021-09-13 15:13

心绞痛 心力衰竭 心前区疼痛 心肌缺血 紧张 心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赵丽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诊断心肌缺血。

1、临床症状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通常会出现心前区发闷、疼痛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胸部压迫、呼吸急促等症状。如果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血管内科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缺血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技术。如果心肌缺血,会出现心电图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情况。

3、冠状动脉CT检查

冠状动脉CT检查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无创检查,可以检查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钙化等情况。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可以初步诊断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

4、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明确地看到冠状动脉的解剖形态,有无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还可以判断狭窄的部位、范围、长度等。

5、实验室检查

患者还可以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如果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可能提示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病情。若确诊为心肌缺血,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病情持续发展,对身体造成损害。

2021-09-13 22: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