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别嘌呤醇> 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包括

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包括

发病时间:不清楚

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包括

补充说明:别嘌呤醇的作用机制包括

a******W 2021-10-23 18:54

痛风 高尿酸血症 结石 尿酸结晶 别嘌呤醇 尿酸 关节 排泄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郭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别嘌呤醇通过抑制尿酸合成来发挥作用,进而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频率、促进尿酸结石溶解、预防尿酸盐沉积。由于别嘌呤醇是一种处方药,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1.抑制尿酸合成
别嘌呤醇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来阻断次黄嘌呤和黄嘌呤转化为尿酸的过程。主要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性或慢性痛风者。
2.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别嘌呤醇能够有效地抑制体内尿酸的生物合成,从而降低血清中的尿酸含量。对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3.减少痛风发作频率
别嘌呤醇可以抑制尿酸合成,使体内的尿酸浓度下降,进而减少痛风发作的概率。适用于反复发作性或慢性痛风患者。通常起始剂量为每日50-100mg,逐渐增加至最大推荐剂量300mg/d。
4.促进尿酸结石溶解
别嘌呤醇能降低尿液中尿酸的饱和度,从而减少尿酸结晶形成并有助于已形成的尿酸结石溶解。对于存在尿酸结石且需要快速缓解症状的情况适用。用量需依据医嘱调整。
5.预防尿酸盐沉积
别嘌呤醇可逆性地抑制尿酸盐晶核的生长和成熟,防止其进一步沉积于关节及其他组织内。适合于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及控制慢性期病情。应遵循医师指导进行用药。
别嘌呤醇须遵照医生处方,在监测肾功能下使用以避免潜在风险。服药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利于尿酸排泄。

2024-03-18 08: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