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暑> 对轻度中暑的人员怎样缓解

对轻度中暑的人员怎样缓解

发病时间:不清楚

对轻度中暑的人员怎样缓解

补充说明:对轻度中暑的人员怎样缓解

a******W 2021-11-05 16:43

中暑 冻伤 电解质紊乱 恶心呕吐 消化不良 腘窝 脱水 发热 头痛 皮疹 氯雷他定 腹部 腋下 腹股沟 头部 毛细血管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刘国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轻度中暑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补充电解质溶液、轻柔腹部按摩、口服抗组胺药等方法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物理降温
使用湿毛巾敷于患者的腋下、腹股沟、腘窝等大血管经过处,也可用冰袋置于头部、颈部及双侧腋窝。上述部位的大血管附近有较多的毛细血管,通过水分蒸发带走身体热量,从而降低体温。但应注意避免直接将冷物品放置于皮肤上以防冻伤。
2.补充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可预防脱水并维持体内钠、钾等离子平衡,适用于中暑引起的轻微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予患者适量电解质补充剂。中暑时体液丢失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补充适当量的电解质有助于恢复液体平衡状态,减轻不适反应。
3.轻柔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轻柔地按压患者腹部,每次操作5-10分钟,每日数次。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因中暑引起的消化不良等问题。
4.口服抗组胺药
选择非处方的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按说明书指示剂量给药。这类药物能有效阻断组织胺受体,减轻发热、头痛、皮疹等过敏反应症状。注意不宜驾驶机动车辆或从事危险机械操作。
中暑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老年人及儿童,以免延误病情。

2024-01-28 16: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