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排血量> 低心排血量的治疗原则

医生回答(1)

李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低心排血量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限制液体摄入、正性肌力药、血管扩张剂、心肺复苏、体位引流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限制液体摄入
通过减少每日液体摄入量来控制水肿、心力衰竭等症状,具体包括饮食调整及定时监测尿量。此措施有助于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减轻心脏负荷,适用于存在明显水肿或心力衰竭的患者。
2.正性肌力药
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排出量,通常静脉注射使用。这类药物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从而提高心排出量,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时短期提升心排出量。
3.血管扩张剂
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可通过舒张外周动脉血管床降低心脏后负荷,缓解心绞痛,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该类药物能有效降低心脏后负荷,从而间接提高心排出量;对于伴有高血压且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者效果显著。
4.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以及电击除颤等步骤,在现场紧急情况下立即执行。心肺复苏旨在恢复血液循环和通气功能,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都有作用。在面对低心排出量状态时,快速有效的CPR是保证器官供氧的关键所在。
5.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涉及改变身体姿势,使病变部位处于高位,促进分泌物排出,例如头低位睡眠。该方法有利于促进淋巴回流和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进而改善呼吸功能。对于有呼吸道积液引起的心源性肺水肿有益。
在处理低心排血量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防过度补液引起的水肿加重。同时,建议定期评估并调整患者的活动强度,以促进心血管健康。

2024-03-17 15: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