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人格障碍>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发病时间:不清楚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补充说明: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a******W 2021-11-09 17:40

人格障碍 心理障碍 心理治疗 抑郁 狂躁 精神病 紧张 情绪高涨 恐惧 肾上腺素 奥氮平 碳酸锂 PET 大脑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廖林海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不明确和人际关系紧张为特征的心理障碍。该疾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且患者可能经历频繁的情绪高涨和低落、冲动行为以及自我认同的困扰。治疗通常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理机制涉及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尤其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与情绪调节有关的神经递质异常。这些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情绪反应过度、自我控制力下降等问题。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身份认同感缺失、情绪波动大(如持续的抑郁或狂躁)、强烈的恐惧被抛弃、冲动行为、自我伤害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确诊边缘型人格障碍通常需进行临床访谈、心理评估问卷调查,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有时也可能会建议进行脑影像学检查,例如MRI或PET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大脑结构异常。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DBT)和精神分析;药物治疗则常使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如奥氮平、碳酸锂和舍曲林。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应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的压力和刺激,以促进心理健康。

2024-02-02 01: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