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宝宝打完乙脑疫苗发烧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宝宝打完乙脑疫苗发烧是怎么回事
a******W 2021-11-14 20:2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宝宝打完乙脑疫苗发烧可能是由于注射部位感染、疫苗接种反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免疫介导性脑炎等引起的。这些都属于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注射部位感染
由于局部组织损伤、细菌污染等原因导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疫苗接种反应
由机体对疫苗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所致,在受到刺激后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若为轻微的低热,则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即可。如果体温超过38.5℃,则需要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通过应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方式降温,也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等药物缓解不适。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当病毒侵入血液循环中,并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复制时,就会诱发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头痛、呕吐以及发热等情况发生。针对这类情况通常需要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4.免疫介导性脑炎
主要是因为机体在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后诱导自身免疫应答异常激活,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导致炎症的发生。对于免疫介导性脑炎的治疗,首先需停用可能导致免疫抑制的药物,然后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皮质类固醇如甲泼尼龙、等药物控制病情。
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必要时,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培养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感染性疾病。
2024-01-27 10:0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属于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是乙脑的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伊曲康唑胶囊
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皮肤科/眼科:(1)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2)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3.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注:对于免疫受损的隐球菌病患者及所有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患者,只有在一线药物不适用或无效时,方可使用本品治疗。
多巴丝肼片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
余麦口咽合剂
彝医:麦枯息火。中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致的口疮灼热、疼痛,局部红肿、心烦、口干,小便黄赤,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见以上症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