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抑郁症> 狂躁抑郁症吃什么药能控制

医生回答(1)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狂躁抑郁症的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氟哌啶醇、氯硝西泮等。由于该病症的复杂性,建议患者寻求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以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利培酮
利培酮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该药物能够通过调节多巴胺D2受体的功能来改善情绪和行为异常。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等,长期使用需警惕体重增加及可能的心血管风险。
2.奥氮平
奥氮平可用于急性期狂躁发作的辅助治疗。其为强效的神经细胞膜稳定剂,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活性。 可能会引起嗜睡、体重增加等副作用,因此驾驶或进行危险活动时需谨慎。
3.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可作为狂躁型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此药能有效预防复发,且不会像传统抗精神病药那样引起过度镇静。 常见副作用有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4.氟哌啶醇
氟哌啶醇可用于急性兴奋、冲动行为等狂躁症状的对症处理。本品属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能有效地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含量。 通常口服给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症状、代谢综合征等。
5.氯硝西泮
氯硝西泮用于减轻狂躁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感。该药物为苯二氮卓类安眠药,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效果。 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因此不宜连续使用超过4周。
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以上药物以控制病情,同时注意监测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建议定期评估心理状态,保持均衡饮食并参与适度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2024-01-14 03: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