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
补充说明: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
a******W 2022-01-01 21:3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鼻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外伤致鼓膜穿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继发感染、咽部及扁桃体急性炎症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外伤致鼓膜穿孔
外伤导致鼓膜完整性受损,使中耳与外界相通,易受细菌侵入而发生感染。可通过修补鼓膜进行治疗,如鼓膜贴片、自体筋膜移植等。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于病毒和细菌入侵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出现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可诱发中耳炎的发生。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例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原体生长。
3.急性鼻炎
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会导致鼻腔内分泌物增多,从而引起中耳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颗粒等抗感染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继发感染
由于长期存在中耳积液或病变,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生急性发作。针对此类病因,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口服罗红霉素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
5.咽部及扁桃体急性炎症
由于咽部及扁桃体急性炎症时,炎症可能会通过咽鼓管逆行至中耳,导致中耳炎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溶液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改善病情。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必要时进行听力测试和耳镜检查。同时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水和异物以防加重感染。
2024-03-03 00:2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细菌进入鼓窒引起化脓感染,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部分病例初起为病毒感染,尔后细菌侵入。常见为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多见于冬春季节,有血液病、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及心肺病患者、肾炎、糖尿病者易于诱发。据统计,5~16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达3%,5岁以下者高达5%~10%,有时可反复发作多次。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地安人发病率较白人高得多,这是种族基因还是生活条件所致,尚未确定。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 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 由化脓性链球菌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 的常用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羧氨苄青霉素作为预防牙科、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药物,在此方面,对于预防a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青霉素V是合理的选择。 一般说来头孢克洛对于消灭鼻咽部的链球菌有效,然而,对于预防继发性风湿热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目前尚无证实头孢克洛疗效的重要数据。治疗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至少应给予10天的头孢克洛治疗量。 尿道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由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属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引起。 注:头孢克洛对急性和慢性尿道感染都有效。 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由金葡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鼻窦炎 淋球菌性尿道炎 应进行适当的组织培养和敏感性研究,以测定致病菌对头孢克洛的敏感性。"
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
主要用于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已经穿孔者。
金莲花分散片
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
匹多莫德颗粒剂
本品为免役刺激剂(immunostimulant),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1.呼吸道反复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2.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鼻窦炎、耳炎、咽炎、扁桃体炎);3.泌尿系统反复感染;4.妇科反复感染;可用于预防感染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度,减少反复发作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