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荨麻疹> 中医荨麻疹的病因病机

医生回答(1)

胡湛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可能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血虚风盛、气血凝滞、脾虚湿盛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调理。患者可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1.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输布,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交蒸于肌肤而发为荨麻疹。可遵医嘱用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如龙胆泻肝汤等。
2.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导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久则化火,火热之邪上犯头面,故见荨麻疹。针对情志内伤引起的荨麻疹,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疏肝解郁类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逍遥丸、柴胡疏肝散等。
3.血虚风盛
血虚风盛是指血液亏虚,失去濡养,筋脉失去滋养,则肢体麻木;阴血亏虚,阳气偏亢,虚风内动,则见手足震颤。若血虚日久,肌肤失去营血的濡养,则可见皮肤干燥、脱屑。对于血虚风盛所致的荨麻疹,可以配合医生通过滋补肝肾的方法来改善病情,比如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
4.气血凝滞
气血凝滞指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经络阻塞不通,进而出现疼痛、肿块等症状。当气血凝滞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荨麻疹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进行治疗,如舒筋活血片、跌打丸等。
5.脾虚湿盛
脾主运化水液,脾虚则运化功能减弱,水湿停聚体内,泛溢肌肤,故见水肿;脾气虚弱,升举无力,故见头晕、泄泻;舌淡苔白滑、脉细弱均为脾虚湿盛之象。针对脾虚湿盛的情况,患者需要配合医生通过健脾利湿的方法来进行改善,比如服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药物。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测试和血液学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荨麻疹的食物,如虾蟹等海鲜。

2024-03-26 03: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