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耳鼻喉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怎样治疗?】

医生回答(1)

王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耳鼻喉科

提问

【分泌性中耳炎怎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耳闭塞感为主要症状的非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鼓膜内陷、听骨链固定、咽鼓管功能不良等。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而言,通常可以进行一般治疗,如局部热敷或滴鼻涕冲刷等,以及药物治疗,比如使用抗生素类、糖皮质激素类、抗组胺类药物等。
一、一般治疗
1.局部热敷:如果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耳朵没有流脓的情况,仅存在轻微的听力下降和耳闷堵感,则可以用热毛巾在眼睛外侧的太阳穴部位进行局部热敷。
2.滴鼻涕:部分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的情况,此时可遵医嘱适当使用生理盐水或者高渗生理盐水冲洗鼻部,能够起到一定的消炎作用,并且还可以缓解鼻部不适的症状。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类:分泌性中耳炎多数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在发病期间需要积极地配合医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2.糖皮质激素类: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因此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吸入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消除鼻腔内的炎症病变。
3.抗组胺类:若分泌性中耳炎是由过敏因素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4.其他:对于分泌性中耳炎伴有感冒的患者,还可遵医嘱应用复方氨酚烷胺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分泌性中耳炎继发感染,则需遵医嘱应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控制感染。
三、手术治疗
如果经过以上治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可通过穿刺引流积液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于并发鼓膜置管者,则需通过鼓膜切开联合鼓膜置管术等方式进行处理。
此外,当分泌物较多堵塞耳道深部时,还需请专业的医生将里面的分泌物清理干净,才可以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以免加重病情。

2023-12-05 17: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