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利尿> 利尿的药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利尿药物过量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肾功能损伤、肝功能异常和血糖波动等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
利尿剂通过增加排泄来减少体内液体,若使用不当或剂量过大,则会导致钠离子和其他电解质从肾脏排出过多。这可能会引起血容量下降,进而影响到身体对电解质的平衡调节机制,导致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发生。
2.低血压
长期大量服用利尿剂会降低体内的水分含量,使血液变得黏稠,从而减缓血液循环速度。当循环系统中的压力低于正常范围时,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等症状表现。
3.肾功能损伤
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利尿剂会使机体处于脱水状态,此时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加大心脏泵血力度以满足各组织器官供血需求,久而久之会对心脏造成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概率上升;同时也会因为缺水而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引发急性肾衰竭等情况发生。
4.肝功能异常
某些利尿剂如可通过抑制肝脏中醛固酮受体的作用来发挥其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干扰其他代谢过程,如胆汁酸合成和分泌。因此,在长期大量使用这些药物的情况下,可能会观察到转氨酶升高或其他与肝功能相关的指标变化。
5.血糖波动
部分利尿剂具有胰岛素抵抗增强效应,可促进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并抑制胰岛素释放,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种血糖波动可能会加剧病情控制难度,甚至诱发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出现,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寻求医疗帮助。

2024-06-17 18:3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