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输血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医生回答(1)

余奎学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包括溶血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感染传播以及输血相关性肺水肿等。
1.溶血反应
当患者的红细胞与供体的血清接触时,会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自身红细胞破坏。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和尿色变深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2.过敏反应
患者在接受异源血液后,机体产生针对白细胞表面抗原的IgE抗体,再次接触时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3.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由于输入过多的全血或快速输注大量血液,使回心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的急性临床综合征。易导致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胸闷、憋喘等症状。
4.感染传播
如果使用了未经彻底消毒的输血设备或者从不安全的献血者那里获取血液,可能会将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传染给接受者。这可能导致一系列感染性疾病,取决于所感染的具体病原体,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呕吐、腹泻等症状。
5.输血相关性肺水肿
输血相关性肺水肿是由于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异体血所致的急性肺血管内液体积聚,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典型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端坐呼吸、发绀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预防输血不良反应需确保血液来源的安全性和质量,定期进行血液检测以监测潜在的健康风险。建议采取个体化输血策略,减少不必要的全血输注,降低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的风险。

2024-04-07 04: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