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肠炎> 结肠> 结肠外瘘为什么不用胃肠外营养

医生回答(1)

杨萱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

提问

结肠外瘘患者存在结核病、恶性肿瘤、放射性肠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病因时,由于胃肠道功能受损,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营养,需要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支持。若使用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导致肠瘘加重,因此不建议使用。
1.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导致消化系统受累。使用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增加耐药菌株产生风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口服吡嗪酰胺片、异烟肼片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
2.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能侵犯肠道壁并引起穿孔,导致瘘管形成。直接给予胃肠内营养可能导致癌细胞扩散。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和放疗,如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
3.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由于盆腔器官接受放射线照射后引起的肠道损伤,会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进而影响食物吸收和水盐代谢,严重时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盐溶液来纠正,需要监测患者的尿量和电解质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
4.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反复发作,易发生肠穿孔,此时若给予胃肠外营养,会导致炎症因子进一步激活,加重病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奥沙拉秦钠胶囊等氨基水杨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不适症状。
5.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在结肠部位出现溃疡点,如果此时给予胃肠外营养,可能会加剧炎症反应,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龙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行结肠镜检查以评估瘘口愈合情况。

2024-02-24 18: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