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皮肤病医院> 掌跖脓疱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医生回答(1)

张敬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中医皮肤科

提问

掌跖脓疱病属于慢性炎症性、复发性、无菌性小脓疱性皮肤病。在中医上多考虑为湿热内蕴、血虚风燥、脾肾两虚等症候。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方式进行调理。
1.湿热内蕴:由于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或者过食肥甘辛辣之品导致湿热外侵,以及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等因素影响,造成湿热内蕴于肌肤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丘疹、水疱等症状,并伴有口干少津、大便溏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表现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丸、二妙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血虚风燥:主要是由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原因,致使体内气血运行失常,不能濡养皮肤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出现水疱、瘙痒剧烈等症状,并伴有多梦易惊、心悸健忘、手足麻木、倦怠乏力等表现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3.脾肾两虚:可能是久病体弱、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脾运无力、不能化生清营润肤,则致营卫失和;加之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内外俱虚,故致病情缠绵难愈。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丘疹、糜烂、干燥脱屑等症状,并伴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表现症状。对此可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
4.其他:除上述常见证型以外,还可见于胃热炽盛、毒热偏盛等情况。其中胃热炽盛者多是因嗜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使火热内盛所导致,可通过清胃散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毒热偏盛者则是因感染邪毒所致,可通过犀角地黄汤合白虎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
5.其他方法:如针刺穴位,取曲池、足三里、合谷、太溪、肺俞、脾俞、胃俞、神门等穴位,配合血海、丰隆、曲泽、委中等穴位放血,具有疏表透邪、泄热解毒的功效。也可采用梅花针叩刺背部督脉及膀胱经,配合拔罐法,以加强疗效。
此外,对于掌跖脓疱病的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食用海鲜、牛羊肉等发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3-11-28 11: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