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心理创伤性后遗症如何治疗

心理创伤性后遗症如何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理创伤性后遗症如何治疗

补充说明:心理创伤性后遗症如何治疗

a******W 2024-01-24 12:12

抑郁 心理创伤 焦虑 自杀 创伤 闪回 心理医生 眼球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骆似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心理创伤性后遗症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正念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并改变错误思维模式来减轻心理创伤后遗症。具体包括面接咨询、角色扮演等。适用于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症状但无严重自杀倾向者。
2.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
眼动脱敏再处理疗法是一种运用快速眼球移动技术来减少心理创伤后遗症的方法。此技术旨在将注意力从过去的负面记忆转移到当前的安全状态中。对于经历过重大创伤事件如地震、车祸等,并伴有强烈闪回的人群适用。
3.正念疗法
正念疗法侧重于提高对当下经验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以缓解心理创伤后遗症。通常涉及冥想练习和身体感知训练。适合那些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更健康应对机制的人们使用。
4.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上的接纳和理解,有助于个体面对心理创伤后遗症。这种治疗形式强调倾听和共情。当患者需要一个安全的空间表达其感受时,支持性心理治疗尤为有益。
5.心理动力学治疗
心理动力学治疗着重挖掘潜意识冲突及其对行为的影响,可辅助解决心理创伤后遗症。治疗过程中常有自由联想和梦境解析环节。若创伤源于童年经历且影响至今,则心理动力学治疗是理想选择。
针对心理创伤后遗症的治疗需综合考虑个体差异及具体情况。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以确保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方案。

2024-03-30 13: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