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血小板减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用中药能恢复吗

精选回答(1)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用中药一般是能恢复的,常用的中药有紫草、黄芪、当归、白术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指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使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一种出血性疾病。

1、紫草

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等。

2、黄芪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

3、当归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等。

4、白术

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

5、党参

党参具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肺虚喘咳、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等。

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023-08-15 20: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