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谷丙转氨酶偏高> 谷丙转氨酶偏高> 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及危害性

医生回答(1)

林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谷丙转氨酶偏高可能是由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病因引起的,其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甚至导致肝硬化或肝癌。
1.肝炎
肝炎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这些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等。当肝细胞受到破坏时,转氨酶就会进入血液中,导致其浓度升高。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炎,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主要手段,如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2.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脏组织内脂肪含量异常增加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长期饮酒、营养过剩等原因引起。此时肝脏功能受损,转氨酶活性也会随之增高。轻度脂肪肝患者可通过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来改善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药物干预,如水飞蓟宾胶囊可以保护肝细胞免受进一步损害。
3.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酒精中的乙醇代谢产生有毒物质,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进而影响到转氨酶的正常水平。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关键,同时可遵医嘱服用美他多辛片、维生素B族片等护肝药物以辅助治疗。
4.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其中某些药物及其代谢物具有直接毒性作用,会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出现转氨酶升高的现象。首先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然后配合医生通过洗胃等方式清除体内未吸收的药物,重症患者需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治疗。
5.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慢性肝病,机体对肝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发生错误识别并攻击肝细胞,造成肝细胞损伤,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进展。
建议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以便及时发现转氨酶的变化。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肝脏结构是否异常。

2024-02-12 05:3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