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孩脾虚痰湿怎么调理
补充说明:小孩脾虚痰湿怎么调理
a******W 2022-03-08 15:3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孩脾虚痰湿可以采取饮食调理、小儿推拿、中药外敷、药物内治等方法进行调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甜腻、生冷食物摄入,增加易消化、健脾胃食品如小米粥、山药等,来改善患儿脾胃功能。因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失健运则会导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痰湿。通过饮食调理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而辅助消除痰湿。
2.小儿推拿
选择特定穴位如脾经、胃经等,采用旋转、揉捏等手法作用于孩子皮肤表面,每次推拿时间约10-15分钟。推拿能够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进而改善脾虚痰湿所致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此外,此方法操作简便,在家即可进行。
3.中药外敷
选取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中药材如白术、茯苓等,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制成糊状,外敷于腹部。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外敷可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帮助改善脾虚引起的水肿、舌苔厚腻等情况。
4.药物内治
内治法包括汤剂、丸散等多种形式,需依据患者具体症状配制相应方剂,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定周期。内治法可全面调理身体内部环境,针对脾虚痰湿所引发的各种不适表现有良好效果。但须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另外,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太极,也有助于改善脾虚痰湿的症状。
2024-02-02 14:1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
黄葵胶囊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症,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八宝丹胶囊
用于湿热蕴结所致发热,黄疸,小便黄赤,恶心呕吐,纳呆,胁痛腹胀,舌苔黄腻或厚腻干白,或湿热下注所致尿道灼热刺痛、小腹胀痛,以及传染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枫蓼肠胃康胶囊
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症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肪数等。亦可用于食滞胃痛而症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吐酸、舌苔厚腻或黄腻肪数者。
枫蓼肠胃康颗粒
清热除湿化滞。用于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证见腹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亦可用于食滞胃痛而证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吞酸、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