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直肠肛管手术后大便失禁的原因
补充说明:直肠肛管手术后大便失禁的原因
a******W 2022-03-24 22:2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直肠肛管手术后大便失禁可能是由于术后神经损伤、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肛门皮肤缺损、直肠粘连、感染性休克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术后神经损伤
术后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骶髓排便中枢受损,进而影响到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导致大便失禁。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进行调理,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
2.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
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或者手术后恢复不良所致,会导致肛门无法正常关闭,从而引起大便失禁。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生物反馈疗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如何正确地收缩和放松肛门括约肌。
3.肛门皮肤缺损
肛门皮肤缺损可能由手术切口不当引起,使肛门失去支撑而发生松弛,进一步导致大便失禁。对于轻度的肛门皮肤缺损,可通过高锰酸钾温水坐浴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4.直肠粘连
直肠粘连是由于手术时局部组织受到创伤或炎症反应引起的纤维化过程,导致直肠与周围结构紧密相连,影响其正常运动,出现便秘、腹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腹部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肠道蠕动,改善症状。
5.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严重的感染所诱发的一种危急重症,当感染加重时,可能会导致肠道肌肉痉挛,进而引起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如果确诊为感染性休克,需要及时补液以维持血容量稳定。同时,还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防止病情恶化。
术后应定期复查,包括直肠指诊、盆腔MRI等,以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和是否存在并发症。建议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免加重肛门括约肌损伤。
2024-03-31 00:5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大便失禁即肛门失禁(copracrasia)是指粪便及气体不能随意控制,不自主地流出肛门外,为排便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亦称大便失禁。肛门失禁的发病率不高,但非罕见。虽不直接威胁生命,但造成病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地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