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遗尿> 一岁宝宝遗尿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一岁宝宝遗尿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大脑皮层发育延迟、膀胱功能障碍、夜间多尿、神经源性膀胱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遗尿可能由家族遗传引起,涉及多个基因位点。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小时候也存在遗尿的情况,则孩子出现遗尿的概率较高。这种情况通常不需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自愈。
2.大脑皮层发育延迟
由于大脑皮层发育延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排尿控制的功能尚未完善,从而引起遗尿现象。此病可通过行为疗法进行改善,如定时排尿训练、睡前减少饮水量等。
3.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障碍包括过度活动症和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这些都可能导致夜间尿床。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抗胆碱药如阿托品、6-羟基-dopa等。
4.夜间多尿
夜间多尿是指晚上排尿次数超过正常范围,导致尿床的发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症状,比如白天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晚上则要限制液体摄入。
5.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先天脊髓栓系、外伤后继发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而发生尿潴留。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以减轻膀胱痉挛。
针对一岁的遗尿患儿,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日常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关注孩子是否有心理压力或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咨询儿科医师或小儿泌尿外科专家。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能包括尿液分析和电解质水平检测,以排除潜在的病理原因。

2024-03-02 21: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

黄以政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杨克冰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邓刚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唐湘永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黄发平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王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