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发冷> 白天正常,一到夜间就发冷是什么回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白天正常,一到夜间就发冷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风湿性关节炎、肾阳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或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夜间发冷的感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导致新陈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夜晚体温调节中枢感受到较低的核心温度后会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维持体温,进而出现怕冷的现象。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可用于控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减轻症状。
2.贫血
贫血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不能充分携带氧气供应身体各组织器官,导致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夜晚人体处于静息状态,对氧气的需求量相对降低,因此不会感到不适,但当需要更多氧气时,就会出现发冷的情况。补充铁元素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可通过口服补铁剂或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菠菜等进行改善。
3.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关节炎症和肿胀。晚上睡眠时血液循环减慢,可能导致炎症加剧,从而产生疼痛感并伴随有局部皮肤温度下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和萘普生片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4.肾阳虚
肾阳虚是指肾脏中的阳气不足,无法温煦脏腑和肢体,故而出现畏寒肢冷的症状。此时白天活动时阳气运行较为旺盛,能够抵御寒冷,所以不觉得冷;夜间阳气衰弱,阴寒内盛,故而会觉得冷。肾阳虚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或烧灼感。这可能使患者难以区分冷热,所以在夜间当环境变冷时,患者可能会感到更明显的不适。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比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针对夜间易感寒冷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以评估是否存在持续低体温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必要时,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测试、血常规检查以及血糖水平检测,以排除内分泌紊乱和其他代谢障碍的可能性。

2024-03-05 00: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贫血 (血虚)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不同原因导致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痨性贫血等。急慢性贫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慢性贫血(如风湿病性贫血、感染性疾病所致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慢性肾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致贫血等)。

推荐医生更多

李邦良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冉然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梁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李群 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吴迪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