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的原因
补充说明:新生儿败血症黄疸的原因
a******W 2022-03-28 17:4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可能是由细菌感染、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胆道闭锁、巨球蛋白血症、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由于致病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作用于机体,导致白细胞反应性增多、炎症因子释放增加,进而引起免疫系统损伤和血液凝固障碍,出现败血症。此时红细胞破坏加速,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显著增高。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等。
2.溶血性贫血
当发生溶血性贫血时,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但不足以补偿溶血速率,导致贫血。同时,红细胞破坏后会产生大量的含铁血黄素,在体内积累形成黄疸。对于溶血性贫血所致的黄疸,需要输新鲜冷冻血浆以纠正贫血,同时配合医生通过光疗的方式辅助退黄。
3.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胆道闭锁是胎儿期肝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一种罕见疾病,胆汁无法进入肠道而淤积在肝脏内,造成胆红素返流至血液中,使巩膜、皮肤黄染。病变部位胆汁分泌受阻,胆红素逆流入血,加重了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胆道闭锁通常需手术治疗,可通过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型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恢复情况。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贫血、黄疸等症状。由于单克隆IgM产生过多,超过了肝脏处理的能力,因此会出现黄疸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烷化剂进行化疗,也可以遵照医师的意见用利妥昔单抗、奥法木单抗等生物制剂进行靶向治疗。
5.遗传代谢性疾病
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一组由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氨基酸、脂肪酸、黏多糖或其他有机物在合成或降解过程中发生障碍的一类疾病,这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而在血液中蓄积,从而影响到胆红素的代谢,导致黄疸的发生。遗传代谢性疾病常采用低苯丙氨酸配方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粉等食品管理方式控制病情,必要时也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C片、还原型谷胱甘肽片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胆红素水平。建议进行血培养、尿液分析、便常规和潜血试验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2024-02-24 11:3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新生儿败血症(septicemiaofnewborn)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经各种途径侵入新生儿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的感染。新生儿时期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随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研究的深入,败血症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扩大,包括内源性感染因子(如肠道菌丛)启动以后所引起的全身炎症与感染。新生儿败血症一般主要是指血液中有细菌存在并持续繁殖,通过血培养可获得阳性细菌结果的一种病理过程,在具有细菌-免疫学诊断方面的证据,而并未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时也可做出诊断。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