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八个月的婴儿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八个月的婴儿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a******W 2022-03-28 17: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八个月的婴儿脸色发黄可能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溶血病、巨球蛋白血症、肝炎病毒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胆红素代谢异常
当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时,会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皮肤和黏膜黄染。若为生理性原因导致的暂时性黄疸,则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待其自然消退即可;但若是病理性原因所致,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
2.母乳喂养不耐受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内未被完全水解前可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影响胆红素的排泄,造成胆红素水平增高。针对母乳喂养不耐受引起的黄疸,可以考虑暂停母乳48~72小时,以减轻症状。
3.新生儿溶血病
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大量胆红素,超过肝脏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进而引起胆红素水平升高。如果是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可以通过光照疗法降低胆红素浓度。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分子量较大,能竞争性地占据正常血清白蛋白与未结合胆红素的结合位点,妨碍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使游离胆红素增多,超过了肝细胞所能结合的能力,故而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巨球蛋白血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烷化剂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5.肝炎病毒感染
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对肝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功能下降,从而使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对于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黄疸,抗病毒治疗是主要手段。例如,乙肝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核苷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建议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肝脏和胆道系统的情况。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出,避免脱水。
2024-04-08 14:2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