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医生回答(1)

石珊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包括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治疗、体位引流、营养支持等。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立即就医。
1.卧床休息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卧床休息有助于减少耗氧量,使血液重新分配至重要脏器,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2.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心源性休克时,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及代谢障碍等问题。通过心电监护可准确评估病情变化,指导临床干预。
3.吸氧治疗
吸氧治疗是给予患者高流量氧气吸入,通常采用面罩或鼻导管进行。心源性休克会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4.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指改变患者的体位,如头低足高位,来帮助痰液排出。心源性休克时,由于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肺水肿,此时需要保持头部低于身体其他部位,以利于液体回流到心脏和肾脏中,减轻肺部积液。
5.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包括提供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必要时可通过静脉途径补充营养。心源性休克时胃肠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营养不良会延缓康复进程;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机体修复损伤、增强抵抗力。
在实施上述护理措施的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皮肤色泽等指标变化,以早期识别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4-01-23 08: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