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二尖瓣关闭不全> 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的原因

医生回答(1)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退行性变、先天性二尖瓣畸形、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等,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于细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液传播到心脏内膜并附着于二尖瓣上,导致瓣叶受损、增厚或赘生物形成,从而影响瓣膜的正常关闭。主要通过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2.风湿性心脏病
由链球菌感染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所诱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累及心脏瓣膜,其中以二尖瓣最常见。炎症反复发作导致瓣膜增厚、僵硬、粘连,最终发生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心脏瓣膜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瓣膜组织逐渐出现纤维化、钙化等退行性改变,导致瓣膜僵硬、变形,无法紧密闭合。对于轻度至中度的心脏瓣膜退行性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重度时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经皮瓣膜置换术。
4.先天性二尖瓣畸形
指出生时就存在的二尖瓣结构异常,如瓣叶发育不全、瓣环过小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针对先天性二尖瓣畸形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可能需开胸直视下进行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手术。
5.心肌梗死后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当心肌梗死累及乳头肌时,会导致其收缩力下降或断裂,失去支持二尖瓣的功能,造成瓣叶脱垂或反流。如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应立即就医接受紧急冠脉血管再通治疗,例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监测二尖瓣功能变化,必要时可考虑安装人工瓣膜。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心脏负担,促进病情恢复。

2024-03-06 11: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注射用硝普钠

1 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阵发性高血压等的紧急降压,也可用于外科麻醉期间进行控制性降压。 2 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亦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

青霉素V钾片

本品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包括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咽喉炎猩红热、丹毒等;肺炎球菌所致的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及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也可用于螺旋体感染和作为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用药。

琥乙红霉素颗粒

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8.空肠弯曲菌肠炎。9.百日咳。10.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适用于有过近期发作的中风,心肌梗死和确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