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 心脏病>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研讨会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研讨会

发病时间:不清楚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研讨会

补充说明: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研讨会

a******W 2022-04-02 19:30

心脏病 缺陷 主动脉瘤 心律失常 房颤 室上速 反流 心肌缺血 手术 麻醉 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冠脉造影 心脏 血管 二尖瓣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苏为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可以通过经皮导管介入治疗、经皮穿刺心内膜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冠脉搭桥术以及心律调整术等方法来实施。这些治疗措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1.经皮导管介入治疗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X线引导下将微小的导管插入受损血管或心脏部位进行修复。此方法常用于狭窄或阻塞性病变,如冠状动脉疾病。
2.经皮穿刺心内膜术
经皮穿刺心内膜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穿刺胸壁进入心脏内部,对心脏结构进行修复或替换。该技术适用于多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缺陷,包括但不限于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瘤等。
3.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通过外科手术移除病损瓣膜,并植入人工瓣膜以恢复血流通畅。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瓣膜功能不全或瓣膜狭窄。
4.冠脉搭桥术
冠脉搭桥术是在体外循环支持下,绕开堵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建立一条新的血液供应途径。该手术主要针对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
5.心律调整术
心律调整术利用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技术破坏异常传导路径,恢复正常心跳节律。该方法可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例如房颤、室上速等。
在接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以评估病情及适宜的治疗方案。术后需注意休息,遵循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4-21 18:5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