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失眠> 失眠> 烦躁,焦虑,易怒,易多思多虑,失眠怎么办

烦躁,焦虑,易怒,易多思多虑,失眠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烦躁,焦虑,易怒,易多思多虑,失眠怎么办

补充说明:烦躁,焦虑,易怒,易多思多虑,失眠怎么办

a******W 2022-04-25 18:27

心理治疗 深呼吸 心理问题 烦躁 焦虑 失眠 气血失和 创伤 大脑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符然永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精神心理科

提问

烦躁、焦虑、易怒、易多思多虑、失眠等问题可以通过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中药调理、心理治疗等方法来缓解。
1.运动疗法
通过规律的身体活动来促进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助于缓解情绪问题。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心理压力或轻微的情绪困扰。
2.放松训练
运用深呼吸、冥想等技巧帮助个体从生理上达到松弛状态,从而减轻心理紧张感。适合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以辅助管理情绪,并可作为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应急手段。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旨在改变个体对特定事件的看法及应对方式,减少因错误观念导致的焦虑反应。此策略对于存在明确触发源所致的烦躁、焦虑等情况具有积极作用。
4.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烦躁、焦虑等症状可能与体内气血失和有关,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改善这些症状。适用于长期存在上述症状且希望通过自然疗法进行改善的人群。
5.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如童年创伤或人际关系困难,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烦躁、焦虑等问题。对于有明确原因导致的烦躁、焦虑等不适情况有益。
针对烦躁、焦虑、易怒、易多思多虑以及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以调节神经递质平衡,缓解症状。

2024-02-07 02: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