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补充说明: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a******W 2022-04-30 22:4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流脑和乙脑的区别在于病原体类型(分别为脑膜炎球菌和乙型脑炎病毒)、传播途径(前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后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临床表现(前者以脑膜炎症状为主,后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易感人群(前者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后者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和治疗措施(前者主要使用抗生素,后者需要抗病毒药物)。
1.病原体类型
流脑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而乙脑则由乙型脑炎病毒引发。
2.传播途径
流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伤口或黏膜侵入;乙脑主要是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
3.临床表现
流脑的症状包括头痛、高热、呕吐及脑膜刺激征等,重症可出现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症状。乙脑通常表现为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等。
4.易感人群
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是流脑易感人群,而乙脑的主要易感人群为10岁以下儿童。
5.治疗措施
流脑患者常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等;乙脑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此外,重型乙脑病例可能需要对症支持疗法,如颅内压增高者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
预防这两种疾病的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手段。平时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前往蚊虫较多的地方,以减少感染风险。
2024-03-02 05:1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s,Nm)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有瘀斑、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此外,脑膜炎球菌可不侵犯脑膜而仅表现为败血症,其中重者可呈暴发型发作。感染亦可发生于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及眼等部位。本病遍见于世界各国,呈散发或大、小流行,以儿童发病率为高。
松节油
皮肤刺激药,穿透力很强,能渗入深部组织而呈刺激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并兼有消毒作用。具有抗风湿性关节炎,抗菌,抗流脑病毒,抗支气管炎等作用。用于肌肉痛或关节痛。
转移因子注射液
临床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多巴丝肼片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