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新生儿巨细胞病>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igm阳性有什么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IgM阳性可能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发热、腹泻和血小板减少,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
1.黄疸
巨球蛋白病毒感染肝脏时,可导致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此时会出现巩膜和皮肤出现黄染的现象。黄疸通常出现在巩膜、皮肤等组织,这些部位的毛细血管内未结合胆红素会渗透到血液中,进而引发上述情况。
2.肝脾肿大
巨球蛋白病毒在体内繁殖的过程中会对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当炎症刺激肝脏和脾脏时,会导致肝脾肿大的现象发生。肝脾肿大可能伴有触痛,触诊时可以感觉到肝脏和脾脏比正常情况下明显增大。
3.发热
由于感染巨球蛋白病毒后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对抗感染而出现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的情况,从而引起发热的症状。发热常伴随白细胞增多,且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能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
4.腹泻
巨球蛋白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时,会破坏肠黏膜屏障,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引起腹泻的发生。腹泻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失衡,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脱水和酸碱平衡紊乱。
5.血小板减少
巨球蛋白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诱导自身抗体产生,这些抗体会攻击自身的血小板,导致其提前被破坏,从而引起血小板计数下降。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鼻出血、口腔黏膜出血等。
针对新生儿巨球蛋白病毒IgM阳性,建议进行脐带血穿刺术、超声波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更昔洛韦胶囊、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等。家长应注意监测孩子的病情变化,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同时关注孩子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2024-02-05 05: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