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慢性中毒> 砷慢性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1)

陈利玺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砷慢性中毒的症状包括皮肤病变、消化系统紊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呼吸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和治疗。
1.皮肤病变
皮肤病变主要是由于长期摄入过量的砷导致机体代谢功能受损,影响黑色素合成和角质层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皮肤炎症反应。这些变化通常出现在经常接触砷的皮肤区域,如手部、足部等。典型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不均等。
2.消化系统紊乱
砷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部分会随着血液到达肝脏,在肝内氧化成三价砷,然后随胆汁排入肠腔,被肠黏膜重新吸收并返回血液,此时毒性更强,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黏膜,造成消化道黏膜水肿、充血、糜烂、溃疡等。消化系统紊乱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这些不适感源于肠胃功能受到干扰。
3.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损害了大脑和周围神经细胞的功能,导致认知、运动和感觉障碍。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导致头痛、眩晕、失眠、肌肉痉挛等现象发生。
4.呼吸系统损伤
呼吸系统损伤多由吸入高浓度砷化物烟雾引起,会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为肺泡炎、肺气肿等。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5.心血管系统异常
心血管系统异常可能是由于砷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也可能是由于砷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影响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这可能会引起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针对砷慢性中毒,可以进行血液砷含量检测、尿液砷含量测定等相关检查以评估体内砷的水平。治疗措施包括使用依地酸钙钠注射液进行驱砷治疗,重症者需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可能存在砷污染的环境中,同时注意饮食卫生,确保从食物中获取的砷不超过安全范围。

2024-04-02 05:5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