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血清谷丙转氨酶>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补充说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是什么

2022-05-06 11:19

肝炎 肝硬化 脂肪肝 损伤 睡眠 复方甘草酸苷片 双环醇片 血清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肝细胞 肝功能检查 肝脏 胡萝卜 哈密瓜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是根据肝脏细胞中的谷丙转氨酶活性,来判断肝功能是否存在损伤。

血清谷丙转氨酶是指肝脏细胞在各种原因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氨基酸代谢的中间产物,通常是由肝细胞产生的,在肝脏细胞中含量最多,心肌细胞次之。该指标可以用来反映肝脏细胞损伤的程度,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正常范围在0-40U/L,如果患者的数值超过40U/L,则说明肝功能出现损伤,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疾病症状,比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

如果患者出现该指标升高的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如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来进行保肝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熬夜,适当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哈密瓜等,有利于补充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2022-06-02 16: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