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性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会有所减退,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建议日常多食用含有铁元素的食物,如黑木耳、黑豆、芹菜等。

2、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产生的临床综合征,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如脊髓型颈椎病为椎管狭窄压迫颈髓所致,可出现上下肢麻木,疼痛,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行走不稳感,故而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感觉。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如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3、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大脑动脉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造成的粥样硬化。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可导致脑动脉血管内膜脂质聚集、纤维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脑动脉粥样硬化。如累及椎基底动脉,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如动脉狭窄严重,必要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脑栓塞、脑梗死等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2-10-19 11: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