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的作用功效及适用人群

医生回答(13)

吴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便溏、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症状。本品涉及用药治疗,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脾胃虚弱
补中益气丸中的炙黄芪、党参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消化吸收功能。通过补益脾气来达到治疗脾胃虚弱的目的。适用于因脾胃虚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等。
2.食欲不振
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白术等药材可以调和胃气,促进食欲。本品能改善食欲不振的症状,对于食欲不佳者有较好的效果。
3.便溏
补中益气丸中的炙黄芪、白术等中药可健脾利湿,有助于固涩肠液,防止水谷精微下泄。该药可用于缓解脾虚所致大便稀薄、次数增多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气短懒言
补中益气丸中的柴胡、升麻等药物具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作用,能调节气血运行,缓解气短懒言的现象。上述提及的药物合用后,有利于补中益气,提升体内正气,从而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
5.面色萎黄
补中益气丸中的当归、陈皮等中药具有养血活血、行气化滞的作用,能够滋养血液,使气血充盈,进而改善面色萎黄的情况。本品适合面色萎黄、乏力倦怠的人群使用。需注意的是,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补中益气丸属于传统中医药物,其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药师的意见。此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024-01-14 01:59

举报

窦顺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气养血、甘温除热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的人群。

1、补中益气

补中益气丸主要是由党参、白术、当归、升麻等药物组成的,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如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则气短等。

2、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丸还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如泄泻、脱肛、阴挺等。

3、补气养血

气血亏虚的人群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症状,补中益气丸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等。

4、甘温除热

补中益气丸还具有甘温除热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如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则气短等。

5、其他作用

补中益气丸还具有升阳举陷、补气养血、固表止汗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不适症状,如食少腹胀、体倦乏力、动则气短等。

患者在服用补中益气丸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补中益气丸一段时间后,其症状仍没有得到缓解,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2-07-04 20:42

举报

郗绵悠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一般来说,补中益气丸是用来治疗人体脾胃虚弱,解而出现的一系列内脏下垂的这些症状。但是由于脾胃虚弱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说不建议你自己盲目用药,还是建议你找当地的中医来对你的身体进行一下相应的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方面的合理。

2018-12-04 21:56

举报

王印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补中益气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成药,主要作用是补气健脾,升阳举陷,适合于中气虚的人服用,比如说平时神疲乏力,失眠多梦,少气懒言,饮食减少如果说你是平时大便不成形的话,那建议你可以选择服用人参健脾丸,大便不成形一般常见于由于脾气虚或者说阳虚造成的,

2017-08-09 18:40

举报

余若权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你可能是饮食不当或是生冷肥厚导致的脾肾阳虚,所以导致的怕冷以及大便不成形等症状,用药可以咨询专业医生。

2016-10-15 17:17

举报

李麟图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便溏、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症状。本品涉及用药治疗,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脾胃虚弱
补中益气丸中的炙黄芪、党参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消化吸收功能。通过补益脾气来达到治疗脾胃虚弱的目的。适用于因脾胃虚弱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减退、腹胀等。
2.食欲不振
补中益气丸中的炙甘草、白术等药材可以调和胃气,促进食欲。本品能改善食欲不振的症状,对于食欲不佳者有较好的效果。
3.便溏
补中益气丸中的炙黄芪、白术等中药可健脾利湿,有助于固涩肠液,防止水谷精微下泄。该药可用于缓解脾虚所致大便稀薄、次数增多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气短懒言
补中益气丸中的柴胡、升麻等药物具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作用,能调节气血运行,缓解气短懒言的现象。上述提及的药物合用后,有利于补中益气,提升体内正气,从而起到补中益气的效果。
5.面色萎黄
补中益气丸中的当归、陈皮等中药具有养血活血、行气化滞的作用,能够滋养血液,使气血充盈,进而改善面色萎黄的情况。本品适合面色萎黄、乏力倦怠的人群使用。需注意的是,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补中益气丸属于传统中医药物,其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师或药师的意见。此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015-09-19 14:47

举报

诸净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补中益气丸的成分党参和炙黄芪都可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当归则可以润肠通便、补气血,调经止痛。炙甘草和白术都可用于脾胃虚弱,有健脾调胃、益气复脉之效,白术还可以燥湿利水,止汗,安胎。是中药制成的,比较安全。

  长期服用补中益气丸有没有副作用,这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每个患者长期服药都会有副作用的,建议患者按照说明书正确用药,如果感到不适要尽快告诉医师或药师,并且先停药处理。

2015-06-08 23:52

举报

王衔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的,还是可以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泻泄,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的,注意用药期间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015-06-08 23:01

举报

李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补中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脸下垂、麻痹性斜视等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2015-06-08 22:04

举报

汪硕皓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可以的,您使用补中益气丸 ,该药可以补中益气。用于体倦乏力、内脏下垂。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慎服。.本品宜空腹或饭前服为佳,亦可在进食同时服。服药2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应立 即停药。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不建议你服用补中益气丸,建议你服用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

2015-06-08 21:03

举报

郭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补中益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丸主治由于劳伤、饮食不节等原因而导致的脾胃虚弱、中气下陷。那么,什么是中气下陷呢?这是一个中医术语,中气是指中焦脾胃之气,中气有保持人体内脏固定位置的作用,支持着人体的正常功能,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胃气虚,那么中气就会向下走。此时,病人除感觉到全身无力,说话提不上来气,不爱说话,脸色苍白,头晕,腹泻等症状外,还会出现脱肛、胃下垂,女性子宫下垂等内脏下垂病症,这些都属于中医的中气下陷证,对于这些病症,都可以用补中益气丸来治疗。
  除了上述的病症外,补中益气丸还广泛用于治疗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低血压、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胆囊炎等多种病症中属中医气虚证者。
  注意:感冒时不宜服用补中益气丸;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015-06-07 23:01

举报

杭媛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补中益气丸是治疗中气不足的,而你有怕冷等症状,可能不对症
不建议你服用补中益气丸,建议你服用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
生活护理:
近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寒凉的食物

2014-05-24 14:35

举报

韩湘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这样的情况考虑是脾虚的表现
最好使用人参健脾丸进行治疗较好,补中益气丸也可以的,要按时吃饭饮食有规律,可经常叩打膝盖下三寸的足三里穴有治疗保健作用

2014-05-24 14:3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是指宗气不足.即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