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产科> 早产> 早产儿出院后吃什么奶粉

早产儿出院后吃什么奶粉

发病时间:不清楚

早产儿出院后吃什么奶粉

补充说明:早产儿出院后吃什么奶粉

a******W 2014-06-25 20:01

早产儿 奶粉 高龄产妇 血压 妊娠高血压 剖腹产 皮肤 消化 发育 腹泻 腹胀 维生素 肠道 过敏 牛奶 粪便颜色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早产儿出院后可以继续喂养早产儿配方奶粉、母乳,也可以根据医嘱选择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氨基酸配方奶粉以及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食物虽然对早产儿有益,但并不能替代医疗治疗,任何饮食调整前都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1.早产儿配方奶粉
早产儿出生时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无法有效吸收普通配方奶粉中的营养物质。为确保其健康成长,应选用专为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粉。该类奶粉经过特殊处理,可减少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的发生概率。适合早产儿饮用。
2.母乳
对于早产儿而言,母乳是最佳的天然食品,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此外,母乳中还含有免疫因子,可以增强早产儿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3.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由于早产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会对部分大分子蛋白过敏或不耐受,此时使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以减轻胃肠道负担,避免出现过敏反应。这种奶粉通过特殊的工艺将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肽链或游离氨基酸,易于被肠道吸收利用,有助于维持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4.氨基酸配方奶粉
氨基酸配方奶粉适用于对牛奶蛋白高度敏感的早产儿,因为其中不含任何酪蛋白,可以避免因摄入牛奶蛋白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该种奶粉提供了一种安全且营养均衡的选择,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健康生长。
5.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如果早产儿存在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史,则需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进行喂养,以减少过敏反应的风险。这类产品经由高压加热或酸碱作用将大分子蛋白降解为短肽链结构,使其不易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同时保证必需氨基酸含量不受影响。
建议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以及粪便颜色和质地,以评估奶粉是否合适。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方案,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2024-02-15 11:11

举报

医生回答(1)

李芯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早产品儿出院回家后,首先要保温。其次,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家中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不要进入早产儿的房间,以防交叉感染。对于早产儿的奶粉,其实选择与年龄大小相符的奶粉都是可以的。品牌无所谓的。但是最好还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的营养才是最好的。

2014-06-25 20: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妊高征,妊娠高压)

妊高症,即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是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其中一部分还伴有蛋白尿或水肿出现,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适当治疗,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根据症状的不同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

适用药品

维生素E软胶囊

1.用于未进食强化奶粉或有严重脂肪吸收不良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2.未成熟儿及低出生体重婴儿常规应用本品,可预防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溶血贫血,并可减轻由于氧中毒所致的球后纤维组织形成(可致盲)及支气管-肺系统发育不良.但亦有人认为上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3.用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羟苯磺酸钙胶囊

1.微血管病的治疗: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及肾小球硬化症(基-威二氏综合症)。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特发性或长期使用香豆素衍生物,细胞生长抑制剂、口服避孕药或其它药物所造成的微血管病变;慢性器质性疾病(诸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肝硬变)相关的微循环障碍。2.静脉曲张综合症的治疗:原发性静脉曲张—疼痛、下肢沉重感、肌肉痛性痉挛,感觉异常,手足发绀紫癜性皮炎。静脉曲张状态—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血栓后综合症,静脉曲张性溃疡,妊娠性静脉曲张。3.微循环障碍伴发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痔疮综合症。—静脉曲张。4.静脉剥离和静脉硬化法的辅助治疗:预防术后综合症,水肿及组织浸润。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推荐医生更多

李瑾华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天津爱维医院

吴秀芝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常州花园医院妇科

韩筱兰 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蒲春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马春云 主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

陈晓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兰州仁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