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硬化> 尿17-酮类固醇

医生回答(1)

欧阳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17-酮类固醇,一般是指尿液中的酮体,主要包括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酮体是脂肪分解产物,是一种酸性物质。

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酮体,一般尿酮体为阴性。但在饥饿、剧烈运动、妊娠期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尿酮体阳性。

尿酮体阳性可能是饥饿导致的,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分解,从而产生酮体,出现尿酮体阳性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及时进食后,尿酮体阳性的情况一般会消失。如果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含量降低,从而引起尿酮体阳性的情况。建议患者日常注意营养均衡,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如果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的情况,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4-07-28 13: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