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症
补充说明: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症
a******W 2014-07-28 15:2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其确切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及预后仍不清楚。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及血浆黏滞度这3个主要因素决定全血黏滞度,但最重要的是血细胞比容,当其在0.60~0.65(60%~65%)以下时,血细胞比容与血黏度呈线性相关,如再增高则呈指数相关。因此为实际应用,临床上将此两种情况合二为一,因为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都与高黏滞度有关,而大部分高黏滞度婴儿都有红细胞增多症反之亦然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和高黏滞度综合征不是同义名称,因常同时存在,而合称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征。由于血液黏度增加,影响各器官的血流速率导致缺氧、酸中毒及营养供应减少,带来一系列症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诊断标准为静脉血血细胞比容≥0.65,血液黏滞度在11.5s时>18厘泊/s。血细胞比容生后增加2小时达高峰12小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因此生后12小时采血检测为较理想时间。
2014-07-28 15:27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症一般是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新生儿体内红细胞异常增多,导致血液黏度增加,出现全身性的症状。通常是由于血液浓缩、缺氧、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所引起的。
1、血液浓缩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了长时间的呕吐、腹泻等情况,就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从而引起血液浓缩,出现红细胞增多症的情况。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及时给新生儿补充水分。
2、缺氧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时,出现了窒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出现增多的情况,从而引起缺氧的症状,比如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家长可以及时给新生儿进行吸氧治疗,从而改善缺氧的症状。同时,家长还需要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
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所引起的,当红细胞膜缺陷时,就会导致红细胞变得比较容易聚集,从而引起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主要是由于吸入异物、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刺激新生儿的呼吸道黏膜,从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红细胞增多症的情况。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
5、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电磁辐射等因素引起的心脏病。由于新生儿心脏结构异常,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的情况。对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球囊瓣膜成形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新生儿,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根治手术、心脏移植术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出现哭闹、烦躁等情况,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14-07-28 15:27
举报向医生提问
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总容量显著地超过正常 水平为特点。儿童时期血红蛋白超过180g/L(16g/dl),红细胞压积大于55%和每公斤体重红细胞容量绝对值超过35ml,排除因急性脱水或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而发生的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即可诊断。本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的主要是由组织缺氧所引起的。
磷酸芦可替尼片
用于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亦称为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PV-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ET-MF)的成年患者,治疗相关疾病相关脾肿大或疾病相关症状。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用于肝损伤、肾损伤、化放疗保护、糖尿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磺胺嘧啶片
磺胺类药属广谱抗菌药,但由于目前许多临床常见病原菌对该类药物耐药,故仅用于敏感细菌及其他敏感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磺胺嘧啶(不包括该类药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的适应症为:1.敏感脑膜炎球菌所致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治疗和预防。2.与甲氧苄啶合用可治疗对其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及皮肤软组织等感染。3.星形奴卡菌病。4.对氯喹耐药的恶性疟疾治疗的辅助用药。5.为治疗沙眼衣原体所致宫颈炎和尿道炎的次选药物。6.治疗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新生儿包含体结膜炎的次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