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产褥中暑
补充说明:产褥中暑
a******W 2014-08-03 09:4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产褥期产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会导致体温上升过快,引起机体核心温度过高,进而影响脑部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产褥期产妇身体处于恢复阶段,免疫力相对较低,加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增多以降低体温。若此时环境温度过高,就会加剧出汗,水分流失过快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和脑部供血,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患者既往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史,则更容易发生产褥期中暑。因为这些疾病本身会削弱心脏泵血能力或影响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增加中暑风险。
因此,在产褥期间,产妇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尤其是在夏季。适当使用风扇或空调帮助降低室内温度,注意多喝水,保持适当的室温和湿度,有助于预防产褥期中暑的发生。
2024-02-14 22:5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1、可以吃鸡蛋、禽肉类、鱼、奶、豆制品 2、奶和奶制品,、虾皮、豆类和深绿色蔬菜、小鱼、小虾可炸酥连骨吃。3、新鲜蔬菜和水果(最好煮过了吃,不要吃冷的)4、多样化,粗细搭配(要做的软、烂些)5、烹调方式:肉类以煨、炖最好,多喝汤(千万不能咸,要清谈)煮汤时可加些木耳、黄花、蘑菇、海带、紫菜等菌类食物。每天喝些蜂蜜水也是可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4-08-03 09:46
举报向医生提问
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囚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町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体温处于动态平衡,维持在37℃左右。产褥期产妇一般体质较为虚弱,中枢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导致产后中暑。产后中暑后,患者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面红不出汗,皮肤干热,全身起痱子或出汗而体温下降。在夏季分娩的体质虚弱产妇,如果产后经常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很有可能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而中暑。中暑是种急性热玻开始时,仅感口渴、恶心、全身乏力、头晕、胸闷、心慌而多汗和尿频。此时,若能立即宽衣解带,移至通风凉爽处,补充水和盐,情况可迅速改善。如不及时解救,则病情必然进一步恶化,体温可骤升而高达40℃以上,产妇面色潮红,皮肤变干燥,有汗疹,出现呕吐、腹泻、谵妄或昏迷,随后面色转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终因虚脱而呼吸循环衰竭。即使抢救脱险,也可能由于中枢神经损伤而有严重后遗症。
龙虎人丹
开窍醒神,祛暑化浊,和中止呕。用于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及晕车,晕船。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