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病> 尿酸性肾病

医生回答(1)

胡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浓度过高,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在肾脏而引起的疾病,属于痛风的一种。

尿酸性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继发性高尿酸血症有关,而尿酸结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如果尿酸结晶在肾脏内堆积,可能会引起尿路梗阻,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尿酸性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尿酸性肾结石、肾积水等疾病。尿酸性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尿酸性肾病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可以通过肾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尿酸性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等,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要注意多喝水,可以促进尿酸排泄。

2016-11-29 18: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