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病综合征>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

医生回答(2)

叶绾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可以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以及D-二聚体测定等医学检查来评估凝血功能是否异常。建议就医后进行相应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凝血障碍或其他出血性疾病。
1.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因子活性检测中的一项,旨在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否正常。通过抽取血液样本,在实验室中加入钙离子和组织凝血活酶等物质,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用于检测内源性凝血途径功能是否正常的指标之一。通常采用空腹采样,医生会从肘正中静脉采集血液,混合抗凝剂后立即送检。
3.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反映的是机体对凝血因子Ⅱ、Ⅴ、Ⅶ、X的反应能力。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在无菌条件下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并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钙离子和硫酸鱼精蛋白溶液,然后测量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
4.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可辅助判断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结果异常是否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异常有关。通常采取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样,使用特定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来测定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
5.D-二聚体测定
D-二聚体测定可以作为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的一种补充手段,以排除是否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情况。D-二聚体水平通常通过ELISA或胶体金法进行检测,采样方式同上。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空腹进行,且在进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前1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2024-02-08 12:40

举报

朱子强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测定各个凝血因子的活性,有助于判断血友病的类型、血友病的轻重程度以及某些病理情况下的凝血状况。

2014-08-04 01: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