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寄生虫科> 疟疾> 脾脏摘除饮食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脾脏摘除后,为了促进康复,建议增加富含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和鱼肉,以及富含铁质的菠菜。此外,燕麦和酸奶也是良好的早餐选择,但并不能直接治疗脾脏摘除后的身体状况。
1.鸡肉
鸡肉富含蛋白质,且易于消化吸收,不会增加脾脏负担。适量摄入可补充营养,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2.鱼肉
鱼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术后恢复情况。适当食用可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脂肪酸,支持细胞健康。
3.菠菜
菠菜是铁质丰富的蔬菜,能够预防贫血的发生。脾脏摘除后,由于脾脏储存、过滤血液的功能丧失,容易引起血小板增多,导致血栓形成。而菠菜中的维生素K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凝作用,从而降低血栓的风险。
4.燕麦
燕麦中含有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脾脏摘除后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此时适当的吃一些燕麦,能够增强饱腹感,缓解饥饿的症状。
5.酸奶
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对调节胃肠菌群平衡有益。酸奶能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营养物质。
脾脏摘除后,患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增加胃肠道负担或影响伤口愈合的食物,如辛辣食品或高脂食品。同时,保持均衡饮食,确保足够的休息,以促进身体康复。

2024-02-29 15:36

举报

医生回答(1)

韩颜冉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正常人,切除脾脏后对人体的损伤也很小。您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太多注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可以,但应注意少吃对肝脏有害的食物。

2014-08-07 16: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疟疾 (打摆子,瘴气)

疟疾(Malaria)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死亡率极高。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