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排便困难> 新生儿排便困难哭闹

精选回答(3)

宋博今 主治医师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硕士研究生学历,长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擅长儿童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腹泻病,等

提问

新生儿排便困难哭闹,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先天性肛门狭窄、先天性肠道畸形、肠梗阻等原因所引起的。

1、饮食不当

如果新生儿在日常生活中,母乳喂养的母亲吃了比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可能会通过母乳刺激新生儿,导致出现排便困难、哭闹等症状。建议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导致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

2、胃肠功能紊乱

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一次性吃过多的奶,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无法及时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家长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新生儿胃肠道蠕动,有利于改善症状。

3、先天性肛门狭窄

先天性肛门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畸形,是由胚胎发育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腹胀、哭闹等症状。对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可采用扩肛疗法,即用手指、肛门镜等,通过扩张肛门,促进肛门括约肌松弛,从而缓解症状。

4、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畸形是由胚胎发育异常所致,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对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可采用饮食调理的方式,如给新生儿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火龙果、香蕉等,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症状。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新生儿,可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肠造瘘术、肠切除吻合术等。

5、肠梗阻

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排出不畅或无法排出的情况,可能与肠粘连、肠道炎症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部分新生儿可能会出现排便困难、哭闹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通过腹部X线检查、腹部CT等方式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肠梗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油果糖、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关注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注意合理饮食。如果新生儿的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

2023-03-07 13:48

举报

王蔚虹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内科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叙述宝宝就两天不大便,哭闹,和大便的关系不大,母乳喂养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三五天不大便的,有可能是肠道受凉等引起。建议你多给宝宝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为好,按摩是需要顺时针的方向,多给宝宝喝水,可以给宝宝喝蜂蜜水,一般是不用药物来治疗。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帮助。

2018-12-28 13:44

举报

牟连芳 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主要从事妇科、产科疾病的诊治,擅长对产科孕期保健,孕期营养指导,孕期合理用药,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监测,孕期ABO溶血,孕期特有疾病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临床经验。盆腔积液,输卵管阻塞,排卵期出血,输卵管积水,功血,子宫内膜增生,细菌性阴道病,子宫息肉,卵巢肿瘤,阴道念珠菌病。

提问

你好,宝宝就两天不大便,哭闹,和大便的关系不大,母乳喂养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三五天不大便的,有可能是肠道受凉等引起。建议你多给宝宝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为好,按摩是需要顺时针的方向,多给宝宝喝水,可以给宝宝喝蜂蜜水,一般是不用药物来治疗。

2017-10-05 08:53

举报

医生回答(2)

李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新生儿排便困难时可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不适。
新生儿排便困难可能导致腹部不适和疼痛,此时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不适。这需要关注并观察新生儿的排便频率和质量,确保其健康成长。
若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仍未排出胎便,则需考虑是否存在消化道梗阻等问题。此外,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新生儿便秘,例如阿片类镇痛药等。
对于新生儿排便困难的问题,家长应注意及时调整配方奶或母乳喂养方式,并适当给予轻柔腹部按摩以促进肠道蠕动。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安全有效的轻泻剂帮助新生儿顺利排便。

2024-02-05 01:45

举报

罗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三五天不大便的,也可以看做正常的,平时多给宝宝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为好。
建议还是观察,如果宝宝排气多比较臭的话,也可能自主排便的,不需要采取措施的。

2014-08-13 16: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排便困难

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中都可见到的一个症状,在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含义,包括: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便困难。2、排便困难并发一些特殊的症候群,如长期用力排便,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完全或需手法帮助排便。3、一周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

  • 症状起因:1.饮食因素 一些人饮食过少,食品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2.排便动力不足 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可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排便困难。 3.拖延大便时间 一些人把大便当作无关紧要,可早可迟的事,忽视定时排便的习惯; 或因工作过忙、情绪紧张、旅行生活等,拖延了大便时间,使已到了直肠的粪便返回到结肠; 或因患有肛裂和痔疮等肛门疾病、恐惧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长大便间隔时间。 这都可能使直肠壁上的神经细胞对粪便进入直肠后产生的压力感受反应变迟钝,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引起排便感觉,形成习惯性排便困难。 4.水份损失过多 大量出汗、呕吐、腹泻、失血及发热等均可使水份损失,代偿性引起粪便干结。 5.器质性受阻 肠管内发生狭窄或肠管外受到压迫时,如肠管良性和恶性肿瘤、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肠腔狭窄变小、巨结肠症引起的直肠痉挛狭窄、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阻等,或腹腔内巨大肿瘤,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妊娠、腹水压迫大肠等,可控粪便通过受到障碍,在肠管内停留时间过长,形成排便困难。 6.大肠病变 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可引起大肠痉挛、运动失常,使粪便通过不畅而发生排便困难。 7.药物影响引起的排便困难 服用碳酸钙、氢氧化铝、阿托品、普鲁本辛、吗啡、苯乙哌定、碳酸铋等,及铅、砷、汞、磷等金属中毒都可引起排便困难。 长期滥用泻药,使肠壁神经感受细胞的应激性降低,即使肠内有足量粪便,也不能产生正常蠕动及排便反射,因而导致顽固性排便困难。 8.精神因素引起的排便困难 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惊恐、情绪紧张、忧愁焦虑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等会使便意消失,形成排便困难。 另外还有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排便困难。

  • 可能疾病: 外阴肿瘤 慢性便秘 气秘 脾约 腹膜肿瘤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