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型抗血小板药
补充说明:新型抗血小板药
a******W 2014-08-23 10:1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型抗血小板药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和西洛他唑等药物。这些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一般情况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由于抗血小板药具有一定的风险与副作用,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疾病或症状时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该药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肝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本品。
2.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其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服用期间应定期监测出血风险。
3.普拉格雷
普拉格雷适用于ACS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此药可快速、强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及黏附。 对于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4.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适用于ACS患者的治疗以及PCI术后长期治疗。此药能够迅速抑制血小板活性。 建议空腹口服以提高吸收效率。
5.西洛他唑
西洛他唑适用于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此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孕妇禁用。
以上药物均属于抗血小板药,需要遵医嘱进行使用。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2024-01-31 23:35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抗血小板药物是指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的简称。可使血液的粘稠度下降,能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及减少凝血酶的形成和释放,进而减少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药物,也是抗凝治疗的一种。阿司匹林、潘生丁、低分子右旋糖酐、西洛他唑以及某些中药如丹参、川芎、毛冬青等,都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此类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一般不用于急性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治疗。但急性期的治疗完成后,常用来作为以后的维持治疗。
这类药物的出血的副作用很少,可长期使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互相配伍联合应用,以增加其抗凝效果。只需间断监测,不需频繁的化验检查。一般只需监测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就可以了。有条件时,还可以进行血小板粘附试验和聚集试验,即血液流变学检查。
2014-08-23 10:11
举报向医生提问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西洛他唑片
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本品能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并可用作上述疾病外科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肝复康丸
收敛、益气、解毒,降谷丙转氨酶。用于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和肝功能不良。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8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合,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