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早搏> 早博体位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早搏体位通常为左侧卧位。
左侧卧位会使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进一步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出现早搏的情况。因此,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左侧卧位,以减少心脏负担。
对于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睡眠时应采取右侧卧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因睡眠姿势不当引起的不适症状。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医嘱来定。
针对早搏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保证营养均衡,促进身体健康。

2024-02-08 01:10

举报

医生回答(1)

黄秋霞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说的情况是早搏的特点,并不是体位的关系,是运动的关系影响较大。
早搏随着起身运动后出现这很常见,控制早搏的还是得针对疾病本身治疗,明确病因,结合原发病药物治疗,早搏的药物要明确早搏的性质治疗

2014-09-09 21: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肌耗氧量增加

单位时间内组织消耗的氧气量。又称摄氧量(oxygen uptake)。正常情况下,主要由人循环系统的功能决定。心肌只有在急需氧的时候,它的耗氧量才会跟着改变。耗氧量大,极易出现缺氧的情况,这种改变或许是可逆的。

  • 症状起因:心肌耗氧量在安静状态下为27ml/min,占全身总耗氧量的12%,是人体耗氧量最多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耐缺氧力最差的器官之一。心脏的有氧节奏运动,也是运动耗量的过程。身体的运动心肌的耗氧量更成倍的增加。决定心肌耗氧量的因素有6个,其中3个主要因素和3个次要因素。3个主要因素:一是收缩期室壁张力(收缩期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力÷室壁厚度);二是室壁张力持续时间(心率×收缩期射血时间);三是心肌收缩力。3个次要因素:一是基础代谢;二是电激动;三是心肌纤维的缩短。

  • 可能疾病: 心绞痛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 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胸、心血管内科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