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呼吸内科> 感冒> 感冒> 中性粒细胞比值低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佟靓 主治医师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泌尿科,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心理咨询等。

提问

中性粒细胞比值低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或者是身体经常受到外力的撞击,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减慢,从而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注意自身的保暖,避免身体受到外力的撞击。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减少,从而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药物,可以适当喝温水,促进药物代谢,缓解不适症状。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4、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雌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疲倦、体重下降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中性粒细胞比值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7-11-30 19:11

举报

医生回答(2)

黄颖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中性粒细胞比值低可能是由铁利用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免疫系统性疾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铁利用障碍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之一,当机体存在铁利用障碍时,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的产生和成熟。这主要是因为铁作为血红素合成的必需元素,在中性粒细胞的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通过口服补铁剂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来纠正贫血状态,从而改善铁利用障碍。
2.维生素B12缺乏
维生素B12参与红细胞的DNA合成,促进幼红细胞发育成熟,其缺乏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影响中性粒细胞的生成。这是由于维生素B12是DNA合成所必需的辅酶成分,对核糖体RNA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补充维生素B12可以纠正巨幼细胞性贫血,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2片、甲钴胺片等。
3.叶酸缺乏
叶酸缺乏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而影响中性粒细胞的生成。这是因为叶酸是核酸合成的辅助因子,而核酸是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基础。可以通过口服叶酸制剂进行补充,如叶酸片、复合维生素片等。
4.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会影响各种类型的白细胞生成,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这是由于骨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造血器官,负责生产所有类型的血液细胞。针对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调节治疗等。
5.免疫系统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中性粒细胞计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通常涉及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注射液、硫唑嘌呤片等,以控制病情活动。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以及骨髓穿刺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以评估造血功能和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4-03-14 05:41

举报

林筱婕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般中性粒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结核等感染,药物,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脾功能亢进,恶性肿瘤及血液病等,不是太低的话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建议你再观察治疗一段时间比较好.

2014-10-25 15: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柴银颗粒

中医:清热解毒。用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片

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修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试验的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 在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分离并鉴定感染病原菌,确定其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在获得以上检验结果之前可以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得到检验结果之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与此类中的其他药物相同,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菌株可以很快产生耐药性。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掌握病原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持续敏感,并在细菌出现耐药性后能够及时发现。 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可用于治疗成年人(≥18岁)由下列细菌的敏感菌株所引起的下列轻、中、重度感染。如静脉滴注对患者更为有利时(如患者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等)可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医院获得性肺炎 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同时应根据临床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果已证明或怀疑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建议联合应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7~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菌株(MDRSP*)]、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注:MDRSP(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指对下列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青霉素(MIC≥2μg/mL),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及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口恶唑。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 或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10~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或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轻度至中度),包括脓肿、蜂窝织炎、疖、脓疱病、脓皮病、伤口感染。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治疗由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或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复杂性尿路感染。 10天治疗方案:治疗由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复杂性尿路感染(轻度至中度)。 急性肾盂肾炎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名。 10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名。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或腐生葡萄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尿路感染(轻度至中度)。 吸入性炭疽(暴露后) 适用于吸入性炭疽(暴露后)的治疗,在暴露于炭疽杆菌喷雾之后减少疾病的发生或减缓疾病的进展。左氧氟沙星的有效性基于人体的血浆浓度这一替代终点来预测临床疗效。 左氧氟沙星对炭疽吸入暴露后的预防作用尚未对人体进行试验。成人中超过28天疗程治疗的左氧氟沙星的安全性尚未研究。仅在获益大于风险时,才能使用左氧氟沙星长期治疗。

康复新液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内服:用于淤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之创面。康复新液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