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麻痹症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麻痹症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a******W 2014-10-25 22: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麻痹症引起的肌肉萎缩可以考虑功能性锻炼、肌肉强化训练、营养支持治疗、针灸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功能性锻炼
功能性锻炼包括一系列有目标性的活动,如关节运动、平衡练习等,旨在恢复受损肢体的功能。每日可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锻炼强度及时间。此措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力量,进而改善肌肉萎缩的症状。需注意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并定期评估效果。
2.肌肉强化训练
肌肉强化训练通常采用渐进加重法,在安全前提下逐渐增加负荷以刺激肌力增长。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训练,每次持续30-60分钟。该措施通过逐步提升负荷来增强受损肌肉的力量和体积,对小儿麻痹症引起的肌肉萎缩具有积极作用。但须遵循科学原则,防止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3.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涉及提供均衡饮食或特殊配方食品,以满足机体需要。内容涵盖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充足的营养有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功能及修复受损组织。针对小儿麻痹后遗症伴随的营养不良状况有益处。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将特制针具刺入人体特定穴位,可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一般情况下,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间隔周期依医嘱而定。针灸能够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缓解因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萎缩。对于小儿麻痹症所致的肌肉萎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既往病史。同时,定期评估患者的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疗效。
2024-03-06 06:4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